Views 94
Lipstick 的前世今生
当人们开始在女厕所的门上发现用来标识性别的唇膏图案时,唇膏已经从一种化妆品跻身为全体女人的代表logo——与高跟鞋齐名。
唇膏所征服过的女人,都有名有姓,那些具有历史感的名字串起了唇膏的前世今生。唇膏所历经的审美观念颠覆,也映射了时代价值观。古埃及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制作口红的金属和木制工具,尤其是帝国的全盛时期,唇膏的颜色从紫红到蓝黑,多种多样。甚至到当代上世纪时,“代沟”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时,就是由母亲与女儿两代人对唇膏的不同选择引出的。
最有意思的是对唇膏使用阶级的界定,从一开始就出乎意料。在古希腊,为了保护“正经女人”的贞操安全,政府规定:妓女如果没有涂上指定的酒红色唇膏以区别于良家妇女,她们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唇膏在古希腊竟然是“妓女专用”!
古埃及对唇膏的看法与古希腊截然不同,这一点是由埃及艳后证明的——她身上到底点缀了多少美妆品的古代史里程碑?但是不容否定的是,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的确是一个唇膏达人,她特别偏爱一种从雌胭脂虫的脂肪和卵中提取的洋红色,她还为唇膏的使用制定了条令:嘴唇着色必须用潮湿的木条。
古罗马的文明与古埃及一脉相承,古罗马暴君尼禄的情妇波贝娅·萨宾娜算是一个标准的贵族名媛了,她竟然也是个唇膏爱好者,据说她身边有一支不下百人的奴隶队伍,以保证自己的唇色随时处于最佳状态。在波贝娅这个“唇膏先锋”的带领下,当时罗马的贵族女人都把拥有红色和紫色唇作为时髦。
中世纪的欧洲教士们大力反对唇膏这个东西的存在,因为他们认为人工装饰的面容挑战了上帝的权威——时尚是一种轮回,也许最近流行的裸妆就是想再重新尊重一下权威。英格兰教士的态度尤其激烈,他们把涂唇膏的女人称为“撒旦的化身”。但讽刺的是,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在这种环境下依旧成为了一个唇膏爱用者。据说她在政治方面的雄才大略不输武则天,而对唇膏的热爱则不输埃及艳后——某种角度上来说,唇膏能把古今中外女王们这样网罗在一起也能算是征服过天下了。
就在英国人对唇膏的使用还这么想不开时,一向大大咧咧直性子的美国人又占上了商机。1867年,纽约人哈里特·费舍取得了一项发明专利,这是一个可以给嘴唇和双颊上色的工具,它的颜色来自胭脂红、草莓汁液、甜菜汁和蜀葵的根茎。所以将唇膏当做正规商品,美国人比英国人早了不止30年。
1915年,美国康涅狄格州沃特伯里的史柯维尔制造公司生产了第一支金属管唇膏,这支唇膏因为套筒内有一个方便人们使用的滑竿装置而迅速普及起来。1923年,小詹姆斯·布鲁斯·马森发明了旋扭唇膏,从外形上看,这种唇膏和当代唇膏已经长得差不多了。那时的唇膏配方并没有达到尽善尽美,成分特别容易变质,使用几个小时之后就失去效果。在上世纪20年代,有近五千万女性使用唇膏,每年用掉超过三千公里长的膏体,化妆品也成为美国继汽车、电影、私酒之后的第四大产业。而至于化妆品集团近年年销收入135亿美元的数字,也确实说明了唇膏的“今生”已如此辉煌,征服了女人,也就几近征服了GDP。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文章时的心情: